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民政部、内务部、国家计委、劳动部、国家统计局关于民政部门管理的盲人、聋哑人工厂劳动工资计划和统计问题的联合通知

时间:2024-07-07 19:25:1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7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内务部、国家计委、劳动部、国家统计局关于民政部门管理的盲人、聋哑人工厂劳动工资计划和统计问题的联合通知

民政部 内务部 国家计委 等


民政部、内务部、国家计委、劳动部、国家统计局关于民政部门管理的盲人、聋哑人工厂劳动工资计划和统计问题的联合通知
民政部、内务部、国家计委、劳动部、国家统计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委员会、劳动厅(局)、统计局:
建国以来,各地民政部门根据优抚、救济工作的需要,办了一些社会福利工厂,安置家居城市的贫困烈军属和盲人、聋哑人,使他们自食其力,解决了他们部分生活困难,并为社会创造了一些财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部题。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目前情况,最近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确定
:今后民政部门应当是办盲人、聋哑人工厂和少数假肢厂、助听器厂、火葬机厂。关于这些生产单位的生产安排问题,国家计委、内务部已于一九六四年一月十三日发出了“关于民政部门领导的社会福利生产单位纳入地方计划的通知”,各地要继续贯彻执行,切实解决供产销问题。但是由
于这些工厂的任务主要是安置盲人、聋哑人,和制造为盲人、聋哑人、残缺者服务的产品,不同于一般企业,他们的劳动工资计划应当根据其特点进行管理。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民政部门所办的这些工厂,是全民所有制的地方国营企业。工厂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口粮、日用必需品和劳动保护用品等供应,与当地同行业同工种地方国营企业职工相同。
二、这些工厂的劳动工资计划由民政部门自行管理。具体办法是:每年由市(县)民政部门编制劳动工资计划,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批准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直属工厂的劳动工资计划由民政厅、局批准执行。经过批准的计划均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委员会备案,并抄送各同级劳动部门和抄报内务部。盲人、聋哑人工厂今后吸收的对象,主要是家居城市、生活困难、有劳动能力而在其他方面不能安排就业的盲人、聋哑人,以及扶助他们进行生产的健全人。吸收健全人,要严格控制,并与同级劳动部门协商,逐步做到盲人、聋哑人和残
缺者占全厂生产人员的多数。
劳动部门在汇总劳动计划时,对这些工厂增加的人数单独表现。
三、在统计上,这些工厂的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按国营企业职工进行统计,由各级民政部门根据国家规定向同级统计部门提供统计资料。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每年年终要汇总报送内务部。
四、各地劳动部门对民政部门这些工厂的劳动工资工作,应当进行监督指导。



1965年9月2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办发(200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已经
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3年1月16日

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
(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 二○○三年一月十日)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
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提出以下意见。

一、目标和原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
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20
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
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
平。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按时足额缴纳合作医疗经费;乡(镇)、村集体要给
予资金扶持;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二)以收定支,保障适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坚持以收定支,收
支平衡的原则,既保证这项制度持续有效运行,又使农民能够享有最基本的医
疗服务。

(三)先行试点,逐步推广。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从实际出
发,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稳步发展。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农民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化程度和抗风险能
力。

二、组织管理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般采取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条件
不具备的地方,在起步阶段也可采取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筹,逐步向县
(市)统筹过渡。

(二)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体制。
省、地级人民政府成立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扶贫等部门组成的
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内部应设立专门的农村合作医疗管
理机构,原则上不增加编制。

县级人民政府成立由有关部门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组成的农村合作
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有关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委员会下设经办机
构,负责具体业务工作,人员由县级人民政府调剂解决。根据需要在乡(镇)
可设立派出机构(人员)或委托有关机构管理。经办机构的人员和工作经费列
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

三、筹资标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
机制。

(一)农民个人每年的缴费标准不应低于10元,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相
应提高缴费标准。乡镇企业职工(不含以农民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的人员)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

(二)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予适
当扶持。扶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类型、出资标准由县级人
民政府确定,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三)地方财政每年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不低于人均10
元,具体补助标准和分级负担比例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
区,地方各级财政可适当增加投入。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每年通过专项
转移支付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按人均10
元安排补助资金。

四、资金管理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由农民自愿缴纳、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的民办公助社
会性资金,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
必须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不得挤占挪用。

(一)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由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及其经办机构进行管
理。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应在管理委员会认定的国有商业银行设立农村合作
医疗基金专用账户,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并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
理的规章制度,按照规定合理筹集、及时审核支付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二)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农民个人缴费及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资
金,原则上按年由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在乡(镇)设立的派出机构(人员)
或委托有关机构收缴,存入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地方财政支持资金,
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际人数,划拨到农村合作
医疗基金专用账户;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专项资金,
由财政部根据各地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际人数和资金到位等情况核
定,向省级财政划拨。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全额拨付到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并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逐步完善补助资金
的划拨办法,尽可能简化程序,易于操作。要结合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完
善情况,逐步实现财政直接支付。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具体补助办法,
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研究制定。

(三)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补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大额医疗
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与小额医疗费
用补助结合的办法,既提高抗风险能力又兼顾农民受益面。对参加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的农民,年内没有动用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要安排进行一次常规性体
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订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基本药物目录。各县(
市)要根据筹资总额,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支
付范围、支付标准和额度,确定常规性体检的具体检查项目和方式,防止农村
合作医疗基金超支或过多结余。

(四)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要定期向
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使用情况;要采取张
榜公布等措施,定期向社会公布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具体收支、使用情况,保
证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参与、知情和监督的权利。县级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实
际,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
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监督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农村合作医
疗管理委员会要定期向监督委员会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汇报工作,主动接受监
督。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五、医疗服务管理

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强化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行业管理,积极
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农民得到
较好的医疗服务。各地区要根据情况,在农村卫生机构中择优选择农村合作医
疗的服务机构,并加强监管力度,实行动态管理。要完善并落实各种诊疗规范
和管理制度,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

六、组织实施

(一)省级人民政府要制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办法,本着农民
参保积极性较高,财政承受能力较强,管理基础较好的原则选择试点县(
市),积极、稳妥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试点工作的重点是探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筹资机制和运行机制。县级人民政府要制定具体
方案,各级相关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

(二)要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
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意义和当地的具体做法,引导农民不断增强自我
保健和互助共济意识,动员广大农民自愿、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
参加合作医疗所履行的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有效途径,是
推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政策性强,任务艰巨。各地区、各有关
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政策措施,抓好试点,总结经验,积极稳妥
地做好这项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通知

法〔2012〕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在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方面的责任更加重大。为应对当前新形势对民事审判工作的要求,现就如何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问题,通知如下:

一、要妥善审理婚姻家庭案件,维护家庭关系的和睦与稳定。要充分认识审理好婚姻家庭案件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婚姻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内容和精神实质,不能机械地理解、孤立地适用。在涉及财产权属的认定、共同财产的分割等问题上,要按照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依法保护当事人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要通过对婚姻家庭案件的审理,倡导男女平等、夫妻互相忠诚、尊老爱幼、和睦文明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通过裁判文书,旗帜鲜明地对婚姻家庭领域中实施家庭暴力、有配偶者与其他人同居、虐待遗弃儿童、不赡养老人等损害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反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弘扬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积极推动民事审判工作机制创新,有条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第一庭内可以设立妇女维权合议庭,及时审理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婚姻家庭案件。认真研究探索妇女维权合议庭的职责和工作方式,不断总结经验。要以《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为指导,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与妇联、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相关组织的联系、配合,动员多层次、多部门的力量参与婚姻家庭案件的调解工作,形成社会矛盾化解合力,在维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化解矛盾上下功夫。

四、上级人民法院要加强对下级人民法院审理婚姻家庭案件的指导。结合婚姻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学习、宣传和贯彻,一手抓审判,一手抓调研,及时总结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对策。要高度重视防范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引发的矛盾激化问题,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媒体的沟通、协调,力争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特此通知。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