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对外发布信息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6-28 14:12:5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18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对外发布信息暂行办法》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对外发布信息暂行办法》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吉政办发(2001)22号


通知

各市州、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省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对外发布信息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省政府公众信息网站是吉林省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中心网站。这个网站办得好坏,不仅关系到省政府本身,而且还影响到各市州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的网站建设。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领导同志关于办好省政府网站的指示精神,从实现政府功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增强政府行政决策科学化、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水平、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和反腐倡廉等方面,加深对政府上网工程的认识,切实把省政府网站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为省政府网站提供信息,利用这个“窗口”搞好自身宣传,同时也使省政府网站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信息源。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充分发挥省政府公众信息网站(以下简称省政府网站)的作用,建立规范的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更新机制,把网站办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政府公众信息网由省、市州、县(市)人民政府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的政府网站组成,省政府网站为中心网站。
第三条 省政府网站与各市州政府网站、省政府部门网站相链接,为省政府部门提供虚拟主机服务。
第四条 省政府网站坚持“宣传吉林,促进合作,公开政务,群众参与,提供信息,服务公众”的服务宗旨,无偿为各市州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向社会发布信息。
第五条 省政府网站由省政府公众信息网服务中心管理与维护。

第二章 信息采集
第六条 省政府网站以公开政务为主线,重点发布省情信息、政务信息、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省政府动态信息、为民服务信息和其他与政府工作相关的信息。
第七条 省政府网站发布的信息取自于各市州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各市州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应按省政府网站所设栏目要求,为省政府网站提供信息,利用省政府网站搞好对外宣传。
第八条 省政府网站重点栏目信息的采集、更新实行省政府部门负责制,责任分工按《省政府网站首批栏目设置》的有关要求执行。
第九条 各市州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向省政府网站报送信息须提供电子文档,报送的电子文档应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或政府专网传输给省政府网站。
第十条 省政府网站发布的省政府动态信息,应协调吉林日报社、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电视台、新华社吉林分社等新闻媒体予以提供。
第十一条 省政府部门通过虚拟主机模式建立在省政府网站上的主页,其信息由部门自行采集、审核与发布。
第十二条 省政府办公厅对各市州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提供对外发布信息情况每季度通报一次。

第三章 信息审核
第十三条 省政府网站发布的信息均为非密级信息,涉密信息不得上网发布。
第十四条 省政府网站发布的信息应履行严格的审定程序,未经审核把关的信息不得上网发布。省政府网站发布的信息,省政府办公厅提供的,由办公厅有关处室审核把关,经分管秘书长或分管主任审定;各市州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提供的,由信息提供单位领导把关审定。
第十五条 信息审核内容包括:
(一)上网信息有无涉密问题;
(二)上网信息目前对外发布是否适宜;
(三)信息中的统计数据是否准确。

第四章 信息发布
第十六条 省政府网站的信息,由省政府公众信息网服务中心统一发布。
第十七条 省政府网站新增栏目和改版信息,由省政府公众信息网服务中心提出意见,经办公厅分管主任批准后实施。
第十八条 省政府各部门如需利用省政府网站发布栏目规划以外的公告类信息,须提前3天(紧急信息除外)向省政府公众信息网服务中心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审定后发布。
第十九条 省政府网站发布的信息,由信息提供单位负责更新,发布单位负责发布。

第五章 信息管理
第二十条 省政府公众信息网服务中心应建立网上投诉、咨询信息登记制度,并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取信于民。
第二十一条 省政府公众信息网服务中心应建立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加强网上信息的监控和检测,对不良信息应采取屏蔽措施严加管理。
第二十二条 省政府公众信息网服务中心应建立规范的信息文档,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文档的登记、保管、借阅和销毁,按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省政府网站应建立信息资源库,充分发挥信息的效用,为领导、为机关办公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第十九条规定,不按要求为省政府网站提供信息和进行信息更新的,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对信息审核把关不严,造成失、泄密的,按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政府公众信息网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批准之日起施行。
省政府网站首批栏目设置
------------------------------------------------------------
|类别| 栏目名称 | 信息内容提要 | 信息更新时间 | 信息来源 |
|--|--------|-------------------------|--------|-----------|
| | |吉林省自然状况,地理位置、气候、人口、民 | | |
| |1.吉林概况 | |每年更新一次 |省统计局、省地方志 |
| | |族、宗教、归国华侨、行政区划等情况 | | |
| |--------|-------------------------|--------|-----------|
| | |吉林省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乡镇企 | | |
| |2.经济发展 |业)、工业(包括机械、石化、冶金、食品、电力、 |每年更新一次 |省统计局、省计委 |
| | |煤炭、医药、纺织、电子工业)、市场流通、外经 | | |

| | |外贸、财政金融等行业年度发展情况 | | |
| 吉|--------|-------------------------|--------|-----------|
| | |吉林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体 | | |
| |3.社会事业 | |每年更新一次 |省统计局、省计委 |
| 林| |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环境保护年度发展情况 | | |
| |--------|-------------------------|--------|-----------|
| | |吉林省口岸、公路、铁路、民航、邮电通信等基 | |省计委、省交通厅、省邮|
| 省|4.基础设施 | |每年更新一次 | |
| | |础设施建设情况 | |电管理局等部门 |
| |--------|-------------------------|--------|-----------|
| 情| |能够对外发布的吉林省土地、矿产、森林、水 | |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 |
| |5.自然资源 | |每年更新一次 | |
| | |利、草地草场、野生动植物和珍奇特产资源 | |厅等部门 |
| |--------|-------------------------|--------|-----------|
| |6.开发区建设 |吉林省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建设情况 |每年更新一次 |省开发办、市州政府 |
| |--------|-------------------------|--------|-----------|
| | |吉林省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以及边境游、民 |每年更新一次 | |
| |7.旅游名胜 |俗游、风光游、生态游、冰雪游等季节性旅游 | |省旅游局、市州政府 |
| | |线路开发情况 |季节游随时更新 | |
| |--------|-------------------------|--------|-----------|

| | |分类介绍省和各市州对外结好城市简况和友 | | |
| |8.友好往来 | |每年更新一次 |省外办 |
| | |好人士 | | |
| |--------|-------------------------|--------|-----------|
| | |简介市州、县(市)自然情况、国民经济及社会 | | |
| |9.全省各地 | |每年更新一次 |省地方志、市州政府 |
| | |发展情况 | | |
|--|--------|-------------------------|--------|-----------|
| | |省长、副省长及其他政府组成人员简历和省 | |省政府办公厅 |
| |10.政府组成 | |随时更新 | |
| | |长、副省长工作分工 | |省人事厅 |
| |--------|-------------------------|--------|-----------|
| | |省政府各部门行政职能、内设机构、负责人及 | |省人事厅 |
| |11.政府机构 | |随时更新 | |
| | |相关信息 | |省编办 |
| |--------|-------------------------|--------|-----------|
| |12.地方法规 |省人大常委会公布的现行的地方法规 |随时更新 |省法制办 |
| 政|--------|-------------------------|--------|-----------|
| |13.行政规章 |省政府公布的现行的行政规章(政府令) |随时更新 |省法制办 |
| 务|--------|-------------------------|--------|-----------|

| | |省政府制发的文件(包括经省政府批准下发 | | |
| 工|14.政府文件 | |随时更新 |省政府办公厅 |
| | |的省政府办公厅文件) | | |
| 作|--------|-------------------------|--------|-----------|
| | |省政府“四政”方针提出的背景、内涵、现实意 | |省行政学会 |
| |15.施政方针 | | | |
| | |义及其实践 | |办公室 |
| |--------|-------------------------|--------|-----------|
| |16.领导讲话 |省政府领导的重要讲话(摘要) |随时更新 |省政府办公厅 |
| |--------|-------------------------|--------|-----------|
| | |省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政务公开的内容 | |省政务公开 |
| |17.政务公开 | |随时更新 | |
| | |各地政府政务公开内容通过网站链接方式查询 | |办公室 |
| |--------|-------------------------|--------|-----------|
| |18.政府工作 | | | |
| | |省人大通过的省政府工作报告 |每年更新一次 |省政府办公厅 |
| | 报告 | | | |
------------------------------------------------------------

------------------------------------------------------------
|类别| 栏目名称 | 信息内容提要 | 信息更新时间 | 信息来源 |
|--|--------|-------------------------|--------|-----------|
| |19.吉林政报 |吉林政报电子版 |随刊物发行更新 |《吉林政报》编辑部 |
| 政|--------|-------------------------|--------|-----------|
| 务|20.网上调查 |就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网上调查 |随时更新 |省政府办公厅 |
| 工|--------|-------------------------|--------|-----------|
| 作| | | |省政府办公厅 |
| |21.政务动态 |省政府领导重要活动 |随时更新 | |
| | | | |有关新闻媒体 |
|--|--------|-------------------------|--------|-----------|
| |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目标、重点 | | |
| |22.发展战略 | |每年更新一次 |省计委 |
| | |任务和重大措施 | | |
| |--------|-------------------------|--------|-----------|
| 经|23.经济运行 |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每月更新一次 |省统计局 |
| 济|--------|-------------------------|--------|-----------|
| 社| |对外开放政策、有关招商引资项目(与省外贸 | |省计委、省外经贸厅、市|
| 会|24.对外开放 | |半年更新一次 | |
| 发| |厅网站链接) | |州政府 |
| 展|--------|-------------------------|--------|-----------|
| |25.公司简介 |大中型国营和民营企业 |随时更新 |省经贸委、省统计局 |
| |--------|-------------------------|--------|-----------|
| | | | |省政府有关部门、市州 |
| |26.今日吉林 |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态性信息 |随时更新 | |
| | | | |政府、有关新闻媒体 |
|--|--------|-------------------------|--------|-----------|

| |27.省长信箱 |接受群众来信和投诉 |随时更新 |省政府办公厅 |
| |--------|-------------------------|--------|-----------|
| | |省及各市州政府、省政府部门政务公开监督 | | |
| |28.投诉电话 | |随时更新 |省政府办公厅 |
| | |投诉电话 | | |
| |--------|-------------------------|--------|-----------|
| 为| |有关部门就下岗职工再就业、离退休职工养 | | |
| |29.政策咨询 |老保险、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等一些群众关心 |随时更新 |省政府相关部门 |
| 民| |的热点问题,为公众提供政策信息咨询服务。 | | |
| |--------|-------------------------|--------|-----------|
| 服| |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规定、要求及网上招标 | |省财政厅、省直机关事 |
| |30.政府采购 | |随时更新 | |
| 务| |有关信息 | |务管理局 |
| |--------|-------------------------|--------|-----------|
| | |群众到省政府各部门办事需要了解的办事程 | | |
| |31.办事指南 | |随时更新 |省政府相关部门 |
| | |序、要求及其他事项 | | |
| |--------|-------------------------|--------|-----------|
| | |以统一规范的格式接收公众向省政府各部门 | | |
| |32.政府直通车| | | |
| | |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 | |
------------------------------------------------------------


2001年4月19日

海关总署关于在境外开办的合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如何办理海关手续问题批复

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关于在境外开办的合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如何办理海关手续问题批复
海关总署


长春海关:
(89)长关货字第94号文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方在境外合资开办的企业,属于境外企业。这类企业除个别批准在华单独设立机构外,一般都不具有在华法人地位,不能以合资企业的名义在华进行内贸或进出口经营活动。因此,海关也不予办理报关注册登记手续。该企业进出口物资均应通过我国内有经营进出口权的公司按国
际贸易程序进行。按照经贸部(89)外经贸管出字第11号文规定,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应按分级管理的规定,分别向有关发证单位申请办理进出口许可证。其报关手续和海关内部作业规程(报关、征税、统计)也依据国内公司的性质按一般贸易的有关规定办理。
二、根据经贸部(86)外经贸合字第16号文的有关规定,对我方以实物投资部分带出的设备、器材和原料,应凭经贸部的批准证书和合同副本验放,免征出口关税。该企业中方分得利润购买或换回的产品,进口时应予照章征税。
三、对已扣进口冻明太鱼应按上述第一项办理。关于征税问题,可按以下原则掌握:(一)中方所获利润分得的一般海产品予以免税,高级海产品减半征税,运出过境地区销售的,应予照章征税。朝方所获利润分得的海产品,如经批准进口销售,应照章征税;(二)海产品的进口价应
以国贸价格作为完税价格。对已扣冻猪肉,按(89)外经贸管出字第7号文规定,应凭经贸部驻口岸特派员办事处核发的出口许可证放行。为避免损失,此次可凭省经贸委签发的出口许可证放行。
四、关于海关统计问题
(一)按照海关统计规定,确定经营单位应以对外签订并执行合同(协议)的我国境内的单位为准。代号“94”指在华的中外合资企业(不包括我国在境外兴办的合资企业)。所以,我方以实物投资部分带出的设备、器材和原料,其经营单位应以我方(延边对外经济贸易公司)来确
定。延边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如有进出口经营权,则应批注代号“0798”;其贸易方式按“其他贸易”统计。
(二)境外合资企业与我国内有经营进出口权的公司进行贸易,其经营单位应以该公司为准。其贸易方式,如系一般贸易,应按“一般贸易”统计,如系双方利润分得的海产品进口,应按:“边境地方贸易”统计。



1989年9月16日

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建〔2010〕2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经委、经信委、经贸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发展改革委: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支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为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〇年六月三日

附件下载:
  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安排使用季度统计情况表
http://www.gov.cn/gzdt/att/att/site1/20100609/001e3741a2cc0d7943c702.xls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资金年度清算情况表
http://www.gov.cn/gzdt/att/att/site1/20100609/001e3741a2cc0d7943cc03.xls





附件:


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
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给予适当奖励(以下简称“财政奖励资金”)。为规范和加强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投入及其合理利润。本办法支持的主要是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服务公司,是指提供用能状况诊断和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第三条 财政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实行公开、公正管理办法,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 支持对象和范围
第四条 支持对象。财政奖励资金支持的对象是实施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
第五条 支持范围。财政奖励资金用于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及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已享受国家其他相关补助政策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不纳入本办法支持范围。
第六条 符合支持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制度。节能服务公司向公司注册所在地省级节能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级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进行初审,汇总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组织专家评审后,对外公布节能服务公司名单及业务范围。

第三章 支持条件
第七条 申请财政奖励资金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须符合下述条件:
(一)节能服务公司投资70%以上,并在合同中约定节能效益分享方式;
(二)单个项目年节能量(指节能能力)在10000吨标准煤以下、100吨标准煤以上(含),其中工业项目年节能量在500吨标准煤以上(含);
(三)用能计量装置齐备,具备完善的能源统计和管理制度,节能量可计量、可监测、可核查。
第八条 申请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服务公司须符合下述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节能诊断、设计、改造、运营等节能服务为主营业务,并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核备案;
(二)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含),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三)经营状况和信用记录良好,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四)拥有匹配的专职技术人员和合同能源管理人才,具有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的能力。

第四章 支持方式和奖励标准
第九条 支持方式。财政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年节能量和规定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及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相关支出。
第十条 奖励标准及负担办法。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奖励标准为240元/吨标准煤,省级财政奖励标准不低于60元/吨标准煤。有条件的地方,可视情况适当提高奖励标准。
第十一条 财政部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地方有关部门及中央有关单位开展与合同能源管理有关的项目评审、审核备案、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五章 资金申请和拨付
第十二条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考虑各地节能潜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情况、资金需求以及中央财政预算规模等因素,统筹核定各省(区、市)财政奖励资金年度规模。财政部将中央财政应负担的奖励资金按一定比例下达给地方。
第十三条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完工后,节能服务公司向项目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节能主管部门提出财政奖励资金申请。具体申报格式及要求由地方确定。
第十四条 省级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对申报项目和合同进行审核,并确认项目年节能量。
第十五条 省级财政部门根据审核结果,据实将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和省级财政配套奖励资金拨付给节能服务公司,并在季后10日内填制《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季度统计表》(格式见附1),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组织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情况、节能效果以及合同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
第十七条 每年2月底前,省级财政部门根据上年度本省(区、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及节能效果、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安排使用及结余、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等情况,编制《合同能源管理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年度清算情况表》(格式见附2),以文件形式上报财政部。
第十八条 财政部结合地方上报和专项检查情况,据实清算财政奖励资金。地方结余的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指标结转下一年度安排使用。

第六章 监督管理及处罚
第十九条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对地方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情况及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资金安排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条 地方财政部门、节能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和财政奖励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核查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第二十一条 节能服务公司对财政奖励资金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服务公司,除追缴扣回财政奖励资金外,将取消其财政奖励资金申报资格。
第二十二条 财政奖励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对违反规定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各地要根据本办法规定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及时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